send link to app

柴可夫斯基交响曲全集


4.6 ( 7946 ratings )
음악 교육
개발자: Steven Tsao
0.99 USD

彼得·伊里奇·柴科夫斯基(英文:Pyotr Ilich Tchaikovsky 或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),是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,也是俄国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。其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来者。
柴科夫斯基几乎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“古典”作曲家。他在作品中流淌出的情感时而热情奔放,时而细腻婉转。他的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,充满激情,乐章抒情又华丽,并带有强烈的管弦乐风格。这些都反映了作曲家极端情绪化、忧郁敏感的性格特征——会突然萎靡不振,又会在突然之间充满了乐观精神。
柴科夫斯基生活的年代正处于沙皇专制制度腐朽没落的时期,他对于国家、民族的希望甚至是人类的自由情感颇具真切的理解,并且十足地浸润在他的作品中,面对当时社会的没落他选择“牺牲”个人的情感(如婚姻......)“奉献”全部情感和精力在对国家、民族甚至是人类思想灵魂的音乐作品上。他希望国家富足,他可以过上“正常”家庭生活,但现实与理想反差太大,使他一生都充满了痛苦的挣扎,这亦反映在他的音乐里,尤其是晚期的交响乐作品中。 在柴科夫斯基的大部分音乐里,我们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——他将民族文化与西方交响乐传统成功地融合在一起。尽管柴科夫斯基结识了“强力集团”,但是他始终没有加入任何一个民族主义团体。柴科夫斯基曾写道:“至于我对音乐里俄罗斯元素的关注,是由于我常年生活在异国。在我年幼的时候,俄罗斯民族音乐无法描述的美丽就已经充满了我的生命。”
交响曲
《G小调第一交响曲》(1866年)──第一号交响曲是受到俄罗斯冬季景象启发写成,所以又名「冬之梦」,虽然柴科夫斯基自认有点瑕疵,但它无疑包藏了美好青年时期的梦与情怀。

俄国柴可夫斯基故居(7张)也正是因为如此,他的作品中夹杂着他的心理情感元素。
《C小调第二交响曲》(1872年)
《D大调第三交响曲》(1875年)
《F小调第四交响曲》(1878年)
《E小调第五交响曲》(1888年)
《B小调第六交响曲》(1893年)——这部交响曲又称为《悲怆交响曲》 ,音乐具有忧郁的抒情性,可以说是作曲家最著名的一部交响曲,完成于他逝世前两个月,并完整的体现了柴科夫斯基的美学观。